学校背景
地区
西贡区
宗教
道教
就读学生性别
男女
创校年份
1998
学校费用
资助种类
资助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 |
中五 | - |
中六 | - |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340 |
中五 | $340 |
中六 | $340 |
学校设施
学校师资
教育文凭人数百分率 | 52% |
学士人数百分率 | 100% |
硕士、博士或以上人数百分率 | 31% |
特殊教育培训人数百分率 | 48% |
教师年资0至4年百分率 | 31% |
教师年资5至9年百分率 | 9% |
教师年资10年或以上百分率 | 60% |
学生班级
班级 | 班数 |
---|---|
中一 | 3 |
中二 | 3 |
中三 | 4 |
中四 | 4 |
中五 | 4 |
中六 | 4 |
总数 | 22 |
语文及教学
1. 推行教学语言微调政策,按学生能力于个别班别使用英语教授数学科。至于有收录非华语学生的初中班别,非华语学生会以英语学习数学、生活与社会、科学、科学(中三生物、化学、物理)、地理、历史、普通电脑、宗教伦理、视觉艺术、音乐、设计与科技、家政、体育、生活教育及STEM校本课程。
2. 三位外籍英语教师任教初中及高中英文科。
3. 多年来不少优秀非华语学生入读本校,本地学生可以藉著课堂及日常接触的机会,与非华语学生以英语沟通,对提升英语有极大帮助。
1. 评估学生各方面能力,除了三次考试外,课堂表现、家课成绩、测验分数及活动表现,亦计算在成绩表内,以作进展性评估。
2. 替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安排特别试场、考试加时、放大试卷、读卷等调适,让学生得到公平的评核。
1. STEM校本课程:教导学生编程知识及技能,设计及制作智能产品。
2. 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致力发展电子学习及合作学习法,以提升学与教的效能。
3. 提升阅读风气:设早读课、阅读会、流动漂书车;举办好书分享、作家讲座、野餐阅读、阅读散步等活动;推行电子阅读计划及跨课程阅读计划。
4. 源源创艺在圆玄计划:从视觉艺术、音乐及设计与科技科中选修一项,深入发展个人兴趣。
5. 每年均举办众多考察及游学活动,曾到访英国、南韩、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及北京等,扩阔同学视野。
6. 初中设拔尖补底班,高中课后及长假期均需补课。
7. 曾参与教育局校本支援服务,分别支援中文、数学及STEM教育。又增聘辅导教师,协助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
8. 积极与外间不同专业团体合作,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
9. Wi-Fi覆盖全校,不同学科分阶段进行电子教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申请入学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学位申请。本校参加中学学位分配办法的统一派位(适用于2024 年9月升读中一)。收生准则:学业成绩 50%; 操行 30%; 面试 10%; 课外活动表现 5%; 评语 5%。
1. 举办中一衔接课程、中一历奇训练营、暑期中英数补习班及中一新生辅导日,协助学生了解及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让家长及学生认识升中遇到的挑战及订定预防策略。
2. 早上安排太极操训练,自中一至中六级分阶段教授不同的太极拳法,由浅入深,养成终身运动的良好习惯。
其他资料
本校秉承母会“以道为宗,以德为化,以修为教,以仁为育”的办学宗旨,推行“道化教育”,并以“明道立德”为校训,透过品德和学业兼备的全人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
1. 本校提倡关爱校园,连续14年获授“关爱校园奖励计划─关爱校园”荣誉,曾2度荣获“关爱校园主题大奖”(主题:“逆境无惧校园显关爱”及“牵引共融”)。同时,亦获得“乐系校园奖励计划”荣誉奖,以及“知识连系”、“人际连系”、“情意连系”特别大奖。
2. 透过早会、周会、班主任课、公民教育课、宗教伦理课,融合品德、公民和环境教育。
3. 推行“中一师生心连心计划”,安排师生每两周一次聚会,建立师徒制。
4. 设立“做得好Well Done”奖励计划,鼓励各个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
5. 成立“生命守门员”、“思健精神健康大使”及社会服务队及公益少年团,参与社区服务及慈善活动,曾荣获“最佳学生及青年义工计画比赛中学组冠军”及“卓越人道校园奖”。
6. 每年举办两次社区服务日,让学生服务及关心自己的社区,并获得“第一届学校社会责任奖”及于“好人好事”表扬计划中获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