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背景
地区
北区
宗教
不适用
就读学生性别
男女
创校年份
1996
学校费用
资助种类
资助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 |
中五 | - |
中六 | - |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340 |
中五 | $340 |
中六 | $340 |
学校设施
本校办学团体已获香港赛马会拨款1亿2千8佰零8万兴建一座室内暖水游泳馆,工程快将完成,2022年必可启用。计划中的游泳馆设有一主池,长25米,共10条线道,并附设一预备池,长15米,共5条线道。
学校师资
教育文凭人数百分率 | 94% |
学士人数百分率 | 99% |
硕士、博士或以上人数百分率 | 46% |
特殊教育培训人数百分率 | 38% |
教师年资0至4年百分率 | 20% |
教师年资5至9年百分率 | 9% |
教师年资10年或以上百分率 | 71% |
学生班级
班级 | 班数 |
---|---|
中一 | 5 |
中二 | 5 |
中三 | 5 |
中四 | 5 |
中五 | 5 |
中六 | 5 |
总数 | 30 |
语文及教学
1. 初中语文政策著重训练学生适应升读高中后主要以英语授课的情况而设计的。由2022/23学年起,中一及中二所有班别的数学及综合科学科均以英语教授,部份班别则以英文教授地理、电脑、生活与社会等学科;即使是术科,也会派发英文讲义。
2. 由2012-13学年起,本校于高中阶段增设以英语教授地理、经济、世史之班别。每循环周设有说英语日,以奖品鼓励同学多说英语。
3. 本校同时积极发展中文及普通话的基础。初中亦设立校本文言文课程,以便学生切合文凭试的需要。然而,本校不会有”普教中”。
1. 实施最低升班资格,同学必须于操行、出席率、英文科成绩、学科成绩这4方面达到一定水平方可升班。
2. 全年共有2次统一测验及2次考试,所有科目均另有全面之进展性评估,包括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并呈现在成绩表上。
3. 在各科推行“促进学教的评估”,减低总结性评估的比重。
1. 推行英语衔接计划,利便同学于高中改用英文作为学习语言;
2. 恒常地要求学生先行备课;
3. 要求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并为自己的学习设下阶段性的目标;
4. 教师同侪观课及观簿;
5. 参与香港教育城的“悦读计划”,透过网上读书会、阅读约章及其他阅读奖励计划以鼓励学生时刻争取阅读机会;
6. 倾斜资源以奖励取得进步的同学;
7. 推行“自主学习计划”;
8. 成绩表内各科设有“学习态度”等级;
9. 恒常奖励计划,每一课节均嘉许有良好表现的学生。
申请入学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学位申请。本校参加中学学位分配办法的统一派位(适用于2024 年9月升读中一)。
中一自行分配学位收生准则依照教育局提供申请学生的“成绩次第名单”,小学成绩应在中英数三科考获1A2B,但会剔除以下申请人:
1. 小学成绩没有在中英数三科考获1A2B 2. 操行曾达B-级或更低 3. 面试表现不合格 4. 缺席面试
** 另外,本校在升中安排上没有与其他小学存在直属、联系或一条龙关系。
向中一出发、中一英文衔接课程、新生同FUN日、中一新生家长日(8月)及中一家长晚会(11月)。
全校学生均需参加体适能计划。举办“跑出自信”计划,同学如参加以下任何两项本地10公里赛跑或是学校比赛,即可获得2个优点。此外,本校亦有一人一义工计划;本校获评为“有心学校”,近年本校学生之义工服务时数通常为全港首三名之一。
其他资料
以“谦、信、勤、敏”为训,实施全人教育。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建立正确人生观,并提供优良学习环境,让学生发展潜能,回馈社会。
本校老师经常在本区内巡逻,避免学生受校外不良人士滋扰。强调家校合作。初中学生必须参加义工服务。本校尖子学生回校为学弟学妹补习。
我们希望学生在毕业时在以下四方面得到良好发展:领导才能、品德、学问、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