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背景
地区
大埔区
宗教
孔教
就读学生性别
男女
创校年份
1963
学校费用
资助种类
资助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 |
中五 | - |
中六 | - |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310 |
中五 | $310 |
中六 | $310 |
学校设施
学校师资
教育文凭人数百分率 | 84% |
学士人数百分率 | 98% |
硕士、博士或以上人数百分率 | 34% |
特殊教育培训人数百分率 | 22% |
教师年资0至4年百分率 | 39% |
教师年资5至9年百分率 | 5% |
教师年资10年或以上百分率 | 56% |
学生班级
班级 | 班数 |
---|---|
中一 | 4 |
中二 | 4 |
中三 | 4 |
中四 | 5 |
中五 | 4 |
中六 | 4 |
总数 | 25 |
语文及教学
1. 中一至中三级按同学能力采用适合的教学语言。为增加同学接触英语的机会及衔接高中课程,部份班别的综合科学科(中三分为物理、生物及化学)及地理科采用全英语授课,数学、资讯及通讯科技的个别单元加入英语延展教学活动。另部份班别以母语为主要教学语言,其中的数学、综合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地理的个别单元亦加入英语延展教学活动。(详情请参考23/24学年及24/25学年的开设科目)
2. 中一至中六级英文科部份课堂以小组形式上课,加强师生间课堂互动效益。
3. 高中大部分选修科目,兼设以中文及英文为教学语言的组别,供同学选择。
4. 为小六升中一设适应课程。
在测考及学习调适方面,除了日常测验外,本校全年举行三次考试。因应个别学科的特性,评估模式亦能以学生课业、口头报告、科学实验或艺术创作等方式进行,使老师能更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提升学生学习效能。
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强调学与教的互动。实行以半小时一课节的上课时间表,令各科上课时数更具弹性。另外预留每两个循环周的一个下午举行不同的全方位学习活动,增加同学不同学习经历的体验。
申请入学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学位申请。本校参加中学学位分配办法的统一派位(适用于2024 年9月升读中一)。收生准则除考虑申请者的学业成绩外,尤其注重学生的品行,申请者的校内操行及中、英、数等各项平均分在乙等(即 B 级)或以上,可获优先考虑。
中一自行分配学位收生准则及比重如下:学业成绩占40%、操行25%、课外活动20%(体育/艺术/领袖才能/社区服务)、面试15%。一般情况下,所有申请者皆可获得面试机会。详细说明可浏览学校网页。
为协助中一新生适应中学生活、了解中学课程、培养学生守规及训练学生解难的能力,特举办“中一衔接班”、“中一迎新营”及“中一迎新日”。另会举行“中一新生家长晚会”,以加强家校间的联系及沟通。透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本校的办学宗旨及各项奖励计划等。学校亦举辧“朋辈辅导员计划”,以学兄学姐带领中一新生适应中学校园生活。此外,本校鼓励同学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例如卫生署举办的“学生健康服务计划”、与非牟利组织合办“预防流感活动”等。本校推行环保午餐计划,让学生享用健康的午餐,亦不再用即弃胶饭盒及餐具,可收环保之效。
学校连续多年参予大埔中学校长会倡导的“健康校园测检计划”,提升学生健康生活的意识和心态。
其他资料
秉承孔教学院精神,以推广孔教,弘扬孔道,化导人心,发扬我国固有道德文化,为社会培育才德兼备人材为宗旨。在提高学生的学术成绩外,全力推行德、智、体、群、美五育,以期学生有更全面的教育及健全的成长。
本校严中有爱,重视学生操守,保持淳朴校风,积极推行班级经营及正向教育。全校参与训育及辅导工作,培育学生成长。校方鼓励及推动同学发展其他学习经历,设立“智仁勇嘉许计划”,鼓励学业进步、品格良好及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及社区服务的同学。课外活动组负责统筹及举办多元化课外活动,并鼓励同学参与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学生支援组则致力推行各项融合教育服务,为有需要学生提供适切的支援。此外,本校设有何耀光先生奖学金及助学金、家长教师会奖学金、经训奖等,以奖励在不同方面有良好表现之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