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背景
地区
深水埗区
宗教
基督教
就读学生性别
男女
创校年份
1953
学校费用
资助种类
资助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 |
中五 | - |
中六 | - |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340 |
中五 | $340 |
中六 | $340 |
学校设施
本校于2012年初完成重建工程,设施完备,计有三十间课室、十六间特别室、三间小组教学室、两间辅导活动室、一间校园电视台室、福音活动室、两间会见室、两间教员室、一间教员休息室、一个图书馆、一个学生活动中心、一间会议室、一个礼堂及一个小礼堂。
所有课室、特别室及礼堂均已安装空调设备及资讯科技教学设施,为学子们提供理想的学习环境。
学校师资
教育文凭人数百分率 | 89% |
学士人数百分率 | 98% |
硕士、博士或以上人数百分率 | 48% |
特殊教育培训人数百分率 | 18% |
教师年资0至4年百分率 | 23% |
教师年资5至9年百分率 | 7% |
教师年资10年或以上百分率 | 70% |
学生班级
班级 | 班数 |
---|---|
中一 | 4 |
中二 | 4 |
中三 | 4 |
中四 | 4 |
中五 | 4 |
中六 | 4 |
总数 | 24 |
语文及教学
本校采用多元的教学语言安排,以照顾学生不同学习需要。初中数学科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部分科目进行英语延展教学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接触和运用英语的机会,藉以提升英语水平。新高中课程同时提供英语、母语授课的科目供学生选修。
本校非常重视培养学生“两文三语”的能力,透过推动广泛阅读计划,参加校际朗诵比赛、辩论比赛,出版学生报及举办中、英文及普通话演讲比赛等活动,提升学生学习“两文三语”的兴趣。
此外,本校设有“国际文化校园”计划,透过办学团体的国际网络,安排美国教会及大专院校的义工定期到本校交流,并邀请外籍宣教士驻校侍奉,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英语学习环境,令同学有更多机会可以接触外国文化及学习英语。
著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以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展,从而作出适当的调适。
除统一测验及考试外,亦采取持续评估方法,包括学生课堂表现、功课表现、专题研习、校本评核及阅读报告等。
1. 推行策略性英文科小班教学,针对性强化学生英语能力;
2. 推动多元化教学,让学生透过参观考察、访问、专题研习、比赛和服务等途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其独立思考、解难和自学能力;
3. 推行全方位学习,透过正规及非正规课程推行灵育、德育、公民教育、健康教育、性教育、环保教育及情绪教育;
4. 部分科目推行校本课程,以照顾学习差异,加强学与教的成效;
5. 透过校本奖励计划,鼓励学生积极于各范畴均衡发展,投入校园生活,发挥所长;
6. 藉著共同备课和同侪观课,促进教师专业交流,优化学与教策略,提升教学效能。
申请入学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学位申请。本校参加中学学位分配办法的统一派位(适用于2024 年9月升读中一)。自行分配学位收生准则:
1. 操行必须达乙等或以上。
2. 收生准则及比重:(a)申请学生的成绩次第(教育局提供)及学业成绩—70%;(b)面试表现—20%;(c)课外活动—10%。
(#在学术、体育、音乐及/或艺术方面有突出成就者将获额外加分。)
1. 八月举办中一迎新课程及活动,提供学生支援服务,让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生活,并举办中一新生及家长晚会,让家长及学生尽快掌握学校各项基本资料,减低开学时面对因未确定的情境而衍生的压力。
2. 中一级须留校午膳,校方安排膳食供应公司提供营养午餐(学生可选择自行带饭),确保学生能获得均衡饮食。提供学生成长课程如班主任课、周会、生涯规划等。
其他资料
施行基督化全人教育,培养学生在灵、德、智、体、群、美六方面的均衡发展,以期他们成为荣神爱人的社会栋梁。
本校重视灵育及品德教育,师生关系融洽,学生表现纯朴,守纪有礼,深受家长和社区各界人士所称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