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背景
地区
屯門区
宗教
基督教
就读学生性别
男女
创校年份
1982
学校费用
资助种类
资助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 |
中五 | - |
中六 | - |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340 |
中五 | $340 |
中六 | $340 |
学校设施
学校师资
教育文凭人数百分率 | 98% |
学士人数百分率 | 100% |
硕士、博士或以上人数百分率 | 45% |
特殊教育培训人数百分率 | 52% |
教师年资0至4年百分率 | 32% |
教师年资5至9年百分率 | 13% |
教师年资10年或以上百分率 | 55% |
学生班级
班级 | 班数 |
---|---|
中一 | 4 |
中二 | 4 |
中三 | 4 |
中四 | 4 |
中五 | 4 |
中六 | 4 |
总数 | 24 |
语文及教学
本校以母语教学为主,中三部分班别数学科以全英语教授。其他班别亦于初中数学科、科学科、公民、经济与社会科、家政科及音乐科,辅以英语学习单元和英语延展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和让学生掌握更多英语词汇,以便学生在高中时可以顺利衔接以英语学习个别科目。本校英文科采用小班教学,中一至中三每级有一班以普通话教授中文。本校设有校园电视台和英语阁,提供各种机会和环境让学生在校园运用英语和普通话。
除传统的测验和考试等总结性评估外,本校亦推行持续性评估、实况评估、同侪评估等,协助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表现。本校会配合教育局课程改革的发展和考评局对公开试评核方式的变更,适时适当调整学业评估的措施。
本校著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和两文三语的能力。透过正规课堂和全方位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最终养成终生学习的精神。
本校著重课程的规划、实施和评估。课程规划强调跨科学习,训练学生学科知识和共通能力。各科同级老师有共同备课节,同侪互相观课,建立学习社群。课堂上老师促进学生学习,训练学生思考,带领学生建构知识,探索学问。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展作出评鉴和回馈,协助学生改善学习态度和促进学生学习。
本校为中、英、数、公民、经济与社会科、综合科学科各主科订定基准,确保学生有足够能力应付高中课程,毕业后有能力接受大专教育。本校全部课室均设互动电子白板,将电子学习元素渗入各科目的课程里,运用多媒体、互联网及平板电脑(iPad),带来有效的互动学习及自主学习,同时能在不同层面上照顾学生的学习多样性。
推动STREAM教育亦是学校课程持续更新下的一个发展重点,旨在装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难能力,让他们具备应有的知识、共通能力、价值观和态度,以适应科技急促改变的社会环境。
此外,学生亦能透过参与社区服务、境外游学、多元化生涯规划、德育及公民教育活动等,以培养正向的价值观,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的上进心,以达致建构知识、技能和价值,并建立有意义的人生,乐意与别人分享,贡献社会和世界,做个有责任的人。
申请入学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学位申请。本校参加中学学位分配办法的统一派位(适用于2024 年9月升读中一)。
计分准则为—学生在“申请学生成绩次第名单”的排名占40%;面试占30%;操行占20%;课外活动占10%。
每年7月中旬及8月举行中一迎新会,向家长及新生介绍学校和家长教师会。另设英语班、暑期功课辅导班及三天暑期中一新生辅导活动,使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生活。本校已制订一系列的健康校园政策,透过培育学生健康大使及推广健康教育活动,发展学生的健康生活习惯,并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学校亦十分鼓励学生锻炼强健体魄,自2007年连续获康文署颁发“活力校园奖”。往年亦获的环保署颁发最佳校园室内空气学校。
其他资料
秉承基督教兴学会全人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德、智、体、群、美、灵各方面有均衡的培育,以致个人潜质得以发挥,明白真道,建立优良品格,树立律己精神,使其长大后具备良好公民品格、知识及技能,服务社会,荣神益人。
本校实践基督教信、望、爱的精神,奉行“训辅合一,管教并重,全校参与”的教育理念,著重培养学生自律、自省及自重精神,保持一个有秩序、有纪律之学习环境。训辅老师,学校社工及班主任共同协作,举办活动,跟进个案,并设立健康校园政策组及多项计划,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此外,设双班主任制、班主任课及周记等,加强老师对学生的关顾和沟通,令学生更了解自己及能为将来升学就业订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