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背景
地区
元朗区
宗教
基督教
就读学生性别
男女
创校年份
2005
学校费用
资助种类
资助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 |
中五 | - |
中六 | - |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340 |
中五 | $340 |
中六 | $340 |
学校设施
学校师资
教育文凭人数百分率 | 86% |
学士人数百分率 | 100% |
硕士、博士或以上人数百分率 | 45% |
特殊教育培训人数百分率 | 36% |
教师年资0至4年百分率 | 31% |
教师年资5至9年百分率 | 14% |
教师年资10年或以上百分率 | 55% |
学生班级
班级 | 班数 |
---|---|
中一 | 4 |
中二 | 4 |
中三 | 4 |
中四 | 4 |
中五 | 4 |
中六 | 4 |
总数 | 24 |
语文及教学
中一至中三级的数学科及科学科以英文为学习语言,以加强学生应付新高中的能力及为未来升学作好准备。为提升学生语文能力,本校重视培养学生阅读及写作的兴趣和习惯。学校选购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并制订策略以推动阅读及写作风气。
在持续性评估中,本校为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提供多元智能的评核模式,展现同学学习成果。
在总结性评估中,学校按同学不同特殊教育需要安排合理调适,令学生有足够条件尽展所学。
要照顾学生多元的特点和配合廿一世纪本港培训知识型人才的需要,本校特别注重高阶思维训练和解难技巧培训。在教学法的运用上,本校采用电子学习教材及难题为本的学习取向,促进学生思考、推理和解难的能力和技巧。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在于学生能发展获取和建构知识的能力。又以主题教学统整知识、技能、态度和情意四大范畴内容,打破以科目为本的框架,除英文及数理外,增加选修科,增加学习兴趣和多元性,不同科目老师选择能配合的主题作跨科的教学合作。又著重学科知识能力的迁移,渗透生活事例(如疫病预防、反恐战争、经济萎缩等)让学习过程显得更切身和有意义。每循环周均设阅读课,推动阅读风气。全新设计图书馆,藏书量丰富,更能鼓励学生阅读。安排一系列图书让各班大量借阅,全年安排师生好书介绍、作家讲座、书展等,并鼓励学生参加阅读分享、作家讲座、书展等校外活动。
申请入学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学位申请。本校参加中学学位分配办法的统一派位(适用于2024 年9月升读中一)。中一自行分配学位收生准则以学生的操行等级及评语、学业成绩、学习积极性为主要考虑。(申请人过去两年之操行等级及评语40%;申请人过去两年之学业成绩40%;申请人之面试表现20%)
在暑假期间安排家长讲座,协助家长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生活及建立学习习惯。每学年开始,安排适应时段,为学习作好准备,并安排辅导领袖生协助中一适应校园生活。学校推行双班主任制,有助照顾学生成长上的需要。
此外,学校注重学生健康饮食,设有专责委员会每日监察学生午饭的质素,推行食品监察机制,除重视均衡的营养、食物的味道外,更重视食物卫生及安全,于小食部不可售卖汽水和炸物;亦鼓励家长送上家庭健康饭盒与子女享用。学校参与环境保护署现场分饭计划,以避免使用即弃饭盒及餐具和减少厨馀。
学校经常透过食物及营养科和体育科的课程,提倡健康饮食及多做运动,保持健康体魄。
其他资料
秉承基督教信仰,相信人乃神的形象,具尊贵、自由、创意、感通相爱与自我超越的特质。教育可以将其潜能孕育发挥,雕塑生命,提升人文精神价值。
本著圣经真理推行全人教育,建立学生正向的人生态度。校风纯朴、纪律严明、严中有爱、活动服务并重,我们推行训辅合一、双班主任制等政策,促进教师参与,有效建立学生成长支援网络。同时,藉推行各项品德培育计划、各种奖励计划和学生领袖培训计划等,建立学生自尊自信,行善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