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背景
地区
屯門区
宗教
基督教
就读学生性别
男女
创校年份
1980
学校费用
资助种类
资助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 |
中五 | - |
中六 | - |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320 |
中五 | $320 |
中六 | $320 |
学校设施
学校师资
教育文凭人数百分率 | 93% |
学士人数百分率 | 100% |
硕士、博士或以上人数百分率 | 63% |
特殊教育培训人数百分率 | 50% |
教师年资0至4年百分率 | 27% |
教师年资5至9年百分率 | 18% |
教师年资10年或以上百分率 | 55% |
学生班级
班级 | 班数 |
---|---|
中一 | 4 |
中二 | 4 |
中三 | 4 |
中四 | 4 |
中五 | 4 |
中六 | 4 |
总数 | 24 |
语文及教学
以英语为主要之教学语言,本校亦聘有外籍英语教师任教。本校推行的英语日、午间讲坛及英语角等活动均有助建构一个理想的英语学习环境。另外,中文科、英文科及数学科的各项大型活动及普通话日亦甚受学生欢迎。
主要按学生的特殊学习需要及专业建议,提供合适的测考调适,例如抽离测考、加时或小休等安排。另外,亦为有需要的学生设计个别学习改进计划,改善课后时间规划以提升学习效能。
本校除注重学业成绩外,也看重学生的个人成长。融洽之师生关系有助同学能更有效地学习,老师对同学的关怀爱护,引导同学以爱建立温馨的校园生活。本校配合全人教育的理念、社会的需求及学生的能力而设计课程;初中安排均衡的课程,高中提供多种选科组合以适切不同学生的性向与需要。每年于中二级进行专题研习,各科课程设计均著重高阶思维训练,透过多姿多采的多元学习,使学生得著最佳的装备,迎接未来的挑战。本校举行午间讲坛及TED演讲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推行阅读奖励计划及鼓励各班组织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并设有拔尖补底班以应对学生的学习差异。另外,本校参加由ASF国际文化交流举办的学生交流计划,安排海外学生于本校就读,为期一年,本年度有来自德国的学生到本校作文化学习交流。
申请入学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学位申请。本校参加中学学位分配办法的统一派位(适用于2024 年9月升读中一)。本校评核标准如下:
学业成绩及教育局的成绩次第名单:50%,面试表现:35%,操行、课外活动及校内职责:15%。
本年度特别为中一级同学设立“导引计划”,目的是培养同学成为认真尽责的学生,协助学生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良好学习及阅读习惯,追求有意义人生。“师兄师姐”计划是由一群经过甄选及训练的师兄师姐帮助新生适应中学生活。除一般关顾外,师兄师姐还会以小组形式和新生分享学习技巧、时间管理、考试心得、人际关系技巧等。此外,师兄师姐还会对中一学生进行功课辅导。新生暑期活动则有中一迎新日及衔接课程。全校学生参加由香港儿童健康基金及教育局合办的学校体适能奖励计划。校方有举办提升学生体能的活动和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健康资讯分享等。相关的课外活动小组有校园电视台、辩论学会、中西乐团、弓道学会、越野队、义工服务队。家长教师会亦举办“果然健康日”活动,以鼓励老师及同学多进食水果。
其他资料
以圣经教训为基础,引导学生明辨是非,追寻知识及真理,注重德、智、体、群、美、灵的全人教育。培养学生优良的素质,建立正确人生观,加强沟通能力、生活技能及思辨能力,帮助学生发展潜能,贡献社会。
本校校风纯朴,同学守纪受教,温文有礼,师生关系融洽,学生亦在各方面获得学校支援。中一至中四级行“双班主任制”,由两位班主任共同照顾一班学生。中一新生于开学前参加校方举办的英语衔接课程,以适应中学教学语言的转变。学生会、领袖生及辅导领袖生等都是同学有需要时之极佳支援,而学校社工、教育心理学家及老师们更是同学理想的倾诉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