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背景
地区
湾仔区
宗教
天主教
就读学生性别
男
创校年份
1965
学校费用
资助种类
资助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 |
中五 | - |
中六 | - |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320 |
中五 | $320 |
中六 | $320 |
学校设施
学校师资
教育文凭人数百分率 | 88% |
学士人数百分率 | 100% |
硕士、博士或以上人数百分率 | 53% |
特殊教育培训人数百分率 | 54% |
教师年资0至4年百分率 | 26% |
教师年资5至9年百分率 | 14% |
教师年资10年或以上百分率 | 60% |
学生班级
班级 | 班数 |
---|---|
中一 | 4 |
中二 | 4 |
中三 | 4 |
中四 | 4 |
中五 | 4 |
中六 | 4 |
总数 | 24 |
语文及教学
1. 学校著重“两文三语”的语文政策,致力提供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增加英语延展教学活动的学习材料。除了全体语文教师达语文基准外,教授非语文科目的教师亦具备足够语文能力以英语教学;
2. 学校会为具备以英语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较广的英语学习环境,由2022/23学年开始全级中一以英语学习数学及科学。
3. 学校透过自编课程、网上学习平台、强化阅读计划、英语延展教学活动、课后延伸活动及课程、全校英语日、英语学习交流团等,拓阔语言环境。
本校统筹主任、科目主任及支援老师适时进行会议,针对个别学生学习需要进行课业及课程调适,以提升学生学习效能和信心。学校亦为特殊学习需要学生提供测考特别试场,进行加时安排、读屏软件、适时提醒等协助,使学生得到公平的评核。
1. 配合教育改革的多元化学习,每节课时45分钟,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学习过程,透过小组讨论、经验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策略,建构知识,发展明辨思维的能力;
2. “专题研习”及“全方位学习”,提供增润学习活动,照顾学生需要及多样性;
3. 以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电子学习及翻转教室等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及学习主动性;
4. 利用电子学习平台,让学生善用学习资源,促进自主学习;
5. 全校施行“午间阅读计划”,学生参加中文广泛阅读计划、英文阅读计划、初中“智爱中文网阅读平台”,以及高中“明报教育”App语文同乐及星笈中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6. 紧扣教学、学习和评估三个环节,透过适时和持续的评估,有效促进学习;
7. 部分级别安排中、英、数“拔尖、保底”课程。
申请入学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学位申请。本校参加中学学位分配办法的统一派位(适用于2024 年9月升读中一)。中一自行分配学位收生准则及比重如下:
1. 学业成绩(小五及小六中文、英文、数学成绩)40%; 2. 教育局提供的成绩次第名单排名 10%; 3. 操行(小五及小六)10%;
4. 非学术表现(如:音乐、体育、美术、服务等)10%; 5. 面试表现30%。
1. 中一衔接课程,由学兄介绍本校资料、校内设施、学习情况、课外活动等;
2. 中一团队训练营;
3. 中一新生家长日,介绍学校办学理念、政策、学习情况、与班主任互相认识等等;亦介绍家长教师会、组织中一各班家长交流小组。学校非常关注学生的“身、心、灵”的健康,培育学生活出健康的模式。在选择午饭供应商时,考虑均衡营养,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重视学生在运动和多元兴趣的发展,鼓励学生怀有理想,善用馀暇,充实学习生活。学校致力提供宗教、灵修、品德教育,在正面价值观及正能量熏陶下,明辨是非,抗拒不良诱惑,择善而行。
其他资料
我们希望看见青少年能在一个建基于基督福音价值、慈幼精神及充满“爱”的校园中成长,成为身心和谐、才德兼备、信实守诺、仁慈关爱、礼让谦逊和勇毅果敢的青年人,并能参与建设公义和友爱的世界。
1. 本著圣若望鲍思高提倡的“预防教育法”精神,以理智、宗教和仁爱来引导学生迈向真善美;
2. 秉承校训“博学笃志”,学生勤奋好学,谦诚有礼,积极进取;
3. 校风纯朴,师生关系融洽,时常怀有“家”的感觉;
4. 纪训工作著重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以期建立责任感和自尊心;
5. 处理学生行为差异时,训辅并重;
6. 学生彼此尊重、关怀、忍让和互助;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成功感;以达致身心健康成长;
7. 订定双周德育主题,培育学生关心社会及正确价值观,提升品德、学业和批判能力;
8. 经常善用社区的丰富资源,拓阔学生视野,关爱社群;
9. 除了本校老师悉心的照顾,还有邻舍辅导会的驻校社工提供专业和适切的辅导,校园充满关爱共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