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背景
地區
東區
宗教
不適用
就讀學生性別
男女
創校年份
1969
學校費用
資助種類
資助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 |
中五 | - |
中六 | - |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340 |
中五 | $340 |
中六 | $340 |
學校設施
學校師資
教育文憑人數百分率 | 96% |
學士人數百分率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人數百分率 | 46% |
特殊教育培訓人數百分率 | 52% |
教師年資0至4年百分率 | 18% |
教師年資5至9年百分率 | 26% |
教師年資10年或以上百分率 | 56% |
學生班級
班級 | 班數 |
---|---|
中一 | 5 |
中二 | 4 |
中三 | 5 |
中四 | 4 |
中五 | 5 |
中六 | 4 |
總數 | 27 |
語文及教學
本校主要採用英文為教學語言(詳情請參閱2023/24及2024/25學年開設科目資料),以增強學生的英語能力及為將來升學作好準備。除聘有一位外籍英語教師,本校並透過英語校園及相關的獎勵計劃、英語嘉年華、閱讀計劃、中國文化週、演講比賽、校際朗誦節、歌唱比賽等活動,致力落實「兩文三語」政策。
本校設有持續評估機制評定學生日常的課堂表現、家課及專題報告。同時,每學期每科測驗一至兩次。中四至中六選修科亦安排短測。中一至中五每學年有兩次期考,中六則只有一次期終試。另外,本校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課業及測考調適,更客觀地反映他們的學習成果。
學校透過不同的活動及教學模式,達至學生的均衡發展。每年每科除訂定課程大綱、教學程序及全年工作計劃外,亦設計各類型的學習活動,因材施教,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及發展共通能力,並協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自主自學的精神。
初中課程為通才教育,新高中課程容許學生選修不同科目,提供多元化的科目組合,配合學生的不同興趣及未來升學計劃。學生可透過網上閱讀平台,在校內及家中閱覽各類書籍。學校舉辦特色的閱讀活動,引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各科均備閱讀材料作輔助教學之用。
申請入學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4 年9月升讀中一)。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收生準則:學生的教育局成績次第(50%)、
面試(20%)、小四至小六上學期的獎項(20%)與課外活動及服務(10%)。
*學生須於最近的成績表中獲取乙級操行或以上。
中一新生註冊後會舉行中一新生親子迎新日及迎新活動,使新生及其家長對本校有進一步的認識及為新的學習階段作準備。另外,暑假期間亦會舉辦銜接課程、全人發展工作坊及各類體育活動。
學生填寫健康申報表,令學校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另外,學生可參與衞生署的健康服務計劃。家政科協助學生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體育科老師除了鼓勵學生多做運動,每學年會為學生量度身高及體重,評估他們的體格發展。
其他資料
提供優質教育,啟發學生之邏輯及創意思維、灌輸正確之道德觀、鍛鍊體魄及意志、培養公民意識,藉以塑造學生成為博學能幹、盡責守禮、仁人愛物之青年。
透過經常性的集會、德育講座、課外活動等,使學生明事理、守規矩,並切實執行校訓,維持純樸的校風。各科組推行不同的活動以落實健康校園的理念。中一及中二設副班主任以加強對學生的支援。升學及就業輔導組協助學生解決選科及升學問題。另外,學生輔導組及駐校社工全力幫助有需要的學生,校方同時亦推行「朋輩輔導計劃」,由中四學生協助中一同學克服個人在適應學習環境、學業及交友上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