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背景
地區
屯門區
宗教
基督教
就讀學生性別
男女
創校年份
1982
學校費用
資助種類
資助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 |
中五 | - |
中六 | - |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340 |
中五 | $340 |
中六 | $340 |
學校設施
學校師資
教育文憑人數百分率 | 98% |
學士人數百分率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人數百分率 | 45% |
特殊教育培訓人數百分率 | 52% |
教師年資0至4年百分率 | 32% |
教師年資5至9年百分率 | 13% |
教師年資10年或以上百分率 | 55% |
學生班級
班級 | 班數 |
---|---|
中一 | 4 |
中二 | 4 |
中三 | 4 |
中四 | 4 |
中五 | 4 |
中六 | 4 |
總數 | 24 |
語文及教學
本校以母語教學為主,中三部分班別數學科以全英語教授。其他班別亦於初中數學科、科學科、公民、經濟與社會科、家政科及音樂科,輔以英語學習單元和英語延展教學活動,提昇學生的英語能力和讓學生掌握更多英語詞彙,以便學生在高中時可以順利銜接以英語學習個別科目。本校英文科採用小班教學,中一至中三每級有一班以普通話教授中文。本校設有校園電視台和英語閣,提供各種機會和環境讓學生在校園運用英語和普通話。
除傳統的測驗和考試等總結性評估外,本校亦推行持續性評估、實況評估、同儕評估等,協助學生掌握自己的學習表現。本校會配合教育局課程改革的發展和考評局對公開試評核方式的變更,適時適當調整學業評估的措施。
本校著重培養學生的多元智能和兩文三語的能力。透過正規課堂和全方位學習,讓學生學會學習,最終養成終生學習的精神。
本校著重課程的規劃、實施和評估。課程規劃強調跨科學習,訓練學生學科知識和共通能力。各科同級老師有共同備課節,同儕互相觀課,建立學習社群。課堂上老師促進學生學習,訓練學生思考,帶領學生建構知識,探索學問。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和進展作出評鑑和回饋,協助學生改善學習態度和促進學生學習。
本校為中、英、數、公民、經濟與社會科、綜合科學科各主科訂定基準,確保學生有足夠能力應付高中課程,畢業後有能力接受大專教育。本校全部課室均設互動電子白板,將電子學習元素滲入各科目的課程裏,運用多媒體、互聯網及平板電腦(iPad),帶來有效的互動學習及自主學習,同時能在不同層面上照顧學生的學習多樣性。
推動STREAM教育亦是學校課程持續更新下的一個發展重點,旨在裝備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解難能力,讓他們具備應有的知識、共通能力、價值觀和態度,以適應科技急促改變的社會環境。
此外,學生亦能透過參與社區服務、境外遊學、多元化生涯規劃、德育及公民教育活動等,以培養正向的價值觀,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的上進心,以達致建構知識、技能和價值,並建立有意義的人生,樂意與別人分享,貢獻社會和世界,做個有責任的人。
申請入學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4 年9月升讀中一)。
計分準則為—學生在「申請學生成績次第名單」的排名佔40%;面試佔30%;操行佔20%;課外活動佔10%。
每年7月中旬及8月舉行中一迎新會,向家長及新生介紹學校和家長教師會。另設英語班、暑期功課輔導班及三天暑期中一新生輔導活動,使學生儘快適應中學生活。本校已制訂一系列的健康校園政策,透過培育學生健康大使及推廣健康教育活動,發展學生的健康生活習慣,並提高學生的健康意識。學校亦十分鼓勵學生鍛鍊強健體魄,自2007年連續獲康文署頒發「活力校園獎」。往年亦獲的環保署頒發最佳校園室內空氣學校。
其他資料
秉承基督教興學會全人教育理念,讓學生在德、智、體、群、美、靈各方面有均衡的培育,以致個人潛質得以發揮,明白真道,建立優良品格,樹立律己精神,使其長大後具備良好公民品格、知識及技能,服務社會,榮神益人。
本校實踐基督教信、望、愛的精神,奉行「訓輔合一,管教並重,全校參與」的教育理念,著重培養學生自律、自省及自重精神,保持一個有秩序、有紀律之學習環境。訓輔老師,學校社工及班主任共同協作,舉辦活動,跟進個案,並設立健康校園政策組及多項計劃,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此外,設雙班主任制、班主任課及週記等,加強老師對學生的關顧和溝通,令學生更了解自己及能為將來升學就業訂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