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背景
地區
屯門區
宗教
基督教
就讀學生性別
男女
創校年份
1980
學校費用
資助種類
資助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 |
中五 | - |
中六 | - |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320 |
中五 | $320 |
中六 | $320 |
學校設施
學校師資
教育文憑人數百分率 | 93% |
學士人數百分率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人數百分率 | 63% |
特殊教育培訓人數百分率 | 50% |
教師年資0至4年百分率 | 27% |
教師年資5至9年百分率 | 18% |
教師年資10年或以上百分率 | 55% |
學生班級
班級 | 班數 |
---|---|
中一 | 4 |
中二 | 4 |
中三 | 4 |
中四 | 4 |
中五 | 4 |
中六 | 4 |
總數 | 24 |
語文及教學
以英語為主要之教學語言,本校亦聘有外籍英語教師任教。本校推行的英語日、午間講壇及英語角等活動均有助建構一個理想的英語學習環境。另外,中文科、英文科及數學科的各項大型活動及普通話日亦甚受學生歡迎。
主要按學生的特殊學習需要及專業建議,提供合適的測考調適,例如抽離測考、加時或小休等安排。另外,亦為有需要的學生設計個別學習改進計劃,改善課後時間規劃以提升學習效能。
本校除注重學業成績外,也看重學生的個人成長。融洽之師生關係有助同學能更有效地學習,老師對同學的關懷愛護,引導同學以愛建立溫馨的校園生活。本校配合全人教育的理念、社會的需求及學生的能力而設計課程;初中安排均衡的課程,高中提供多種選科組合以適切不同學生的性向與需要。每年於中二級進行專題研習,各科課程設計均著重高階思維訓練,透過多姿多采的多元學習,使學生得著最佳的裝備,迎接未來的挑戰。本校舉行午間講壇及TED演講以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推行閱讀獎勵計劃及鼓勵各班組織學習小組共同學習,並設有拔尖補底班以應對學生的學習差異。另外,本校參加由ASF國際文化交流舉辦的學生交流計劃,安排海外學生於本校就讀,為期一年,本年度有來自德國的學生到本校作文化學習交流。
申請入學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4 年9月升讀中一)。本校評核標準如下:
學業成績及教育局的成績次第名單:50%,面試表現:35%,操行、課外活動及校內職責:15%。
本年度特別為中一級同學設立「導引計劃」,目的是培養同學成為認真盡責的學生,協助學生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良好學習及閱讀習慣,追求有意義人生。「師兄師姐」計劃是由一群經過甄選及訓練的師兄師姐幫助新生適應中學生活。除一般關顧外,師兄師姐還會以小組形式和新生分享學習技巧、時間管理、考試心得、人際關係技巧等。此外,師兄師姐還會對中一學生進行功課輔導。新生暑期活動則有中一迎新日及銜接課程。全校學生參加由香港兒童健康基金及教育局合辦的學校體適能獎勵計劃。校方有舉辦提升學生體能的活動和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健康資訊分享等。相關的課外活動小組有校園電視台、辯論學會、中西樂團、弓道學會、越野隊、義工服務隊。家長教師會亦舉辦「果然健康日」活動,以鼓勵老師及同學多進食水果。
其他資料
以聖經教訓為基礎,引導學生明辨是非,追尋知識及真理,注重德、智、體、群、美、靈的全人教育。培養學生優良的素質,建立正確人生觀,加強溝通能力、生活技能及思辨能力,幫助學生發展潛能,貢獻社會。
本校校風純樸,同學守紀受教,溫文有禮,師生關係融洽,學生亦在各方面獲得學校支援。中一至中四級行「雙班主任制」,由兩位班主任共同照顧一班學生。中一新生於開學前參加校方舉辦的英語銜接課程,以適應中學教學語言的轉變。學生會、領袖生及輔導領袖生等都是同學有需要時之極佳支援,而學校社工、教育心理學家及老師們更是同學理想的傾訴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