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背景
地區
灣仔區
宗教
天主教
就讀學生性別
男
創校年份
1965
學校費用
資助種類
資助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 |
中五 | - |
中六 | - |
中一 | - |
中二 | - |
中三 | - |
中四 | $320 |
中五 | $320 |
中六 | $320 |
學校設施
學校師資
教育文憑人數百分率 | 88% |
學士人數百分率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人數百分率 | 53% |
特殊教育培訓人數百分率 | 54% |
教師年資0至4年百分率 | 26% |
教師年資5至9年百分率 | 14% |
教師年資10年或以上百分率 | 60% |
學生班級
班級 | 班數 |
---|---|
中一 | 4 |
中二 | 4 |
中三 | 4 |
中四 | 4 |
中五 | 4 |
中六 | 4 |
總數 | 24 |
語文及教學
1. 學校著重「兩文三語」的語文政策,致力提供豐富的語言學習環境,增加英語延展教學活動的學習材料。除了全體語文教師達語文基準外,教授非語文科目的教師亦具備足夠語文能力以英語教學;
2. 學校會為具備以英語學習能力的學生提供較廣的英語學習環境,由2022/23學年開始全級中一以英語學習數學及科學。
3. 學校透過自編課程、網上學習平台、強化閱讀計劃、英語延展教學活動、課後延伸活動及課程、全校英語日、英語學習交流團等,拓闊語言環境。
本校統籌主任、科目主任及支援老師適時進行會議,針對個別學生學習需要進行課業及課程調適,以提升學生學習效能和信心。學校亦為特殊學習需要學生提供測考特別試場,進行加時安排、讀屏軟件、適時提醒等協助,使學生得到公平的評核。
1. 配合教育改革的多元化學習,每節課時45分鐘,使學生有更多機會參與學習過程,透過小組討論、經驗學習、合作學習等教學策略,建構知識,發展明辨思維的能力;
2. 「專題研習」及「全方位學習」,提供增潤學習活動,照顧學生需要及多樣性;
3. 以小組討論、協作學習、電子學習及翻轉教室等教學策略,促進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及學習主動性;
4. 利用電子學習平台,讓學生善用學習資源,促進自主學習;
5. 全校施行「午間閱讀計劃」,學生參加中文廣泛閱讀計劃、英文閱讀計劃、初中「智愛中文網閱讀平台」,以及高中「明報教育」App語文同樂及星笈中文,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6. 緊扣教學、學習和評估三個環節,透過適時和持續的評估,有效促進學習;
7. 部分級別安排中、英、數「拔尖、保底」課程。
申請入學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4 年9月升讀中一)。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收生準則及比重如下:
1. 學業成績(小五及小六中文、英文、數學成績)40%; 2. 教育局提供的成績次第名單排名 10%; 3. 操行(小五及小六)10%;
4. 非學術表現(如:音樂、體育、美術、服務等)10%; 5. 面試表現30%。
1. 中一銜接課程,由學兄介紹本校資料、校內設施、學習情況、課外活動等;
2. 中一團隊訓練營;
3. 中一新生家長日,介紹學校辦學理念、政策、學習情況、與班主任互相認識等等;亦介紹家長教師會、組織中一各班家長交流小組。學校非常關注學生的「身、心、靈」的健康,培育學生活出健康的模式。在選擇午飯供應商時,考慮均衡營養,養成健康飲食的習慣。重視學生在運動和多元興趣的發展,鼓勵學生懷有理想,善用餘暇,充實學習生活。學校致力提供宗教、靈修、品德教育,在正面價值觀及正能量薰陶下,明辨是非,抗拒不良誘惑,擇善而行。
其他資料
我們希望看見青少年能在一個建基於基督福音價值、慈幼精神及充滿「愛」的校園中成長,成為身心和諧、才德兼備、信實守諾、仁慈關愛、禮讓謙遜和勇毅果敢的青年人,並能參與建設公義和友愛的世界。
1. 本著聖若望鮑思高提倡的「預防教育法」精神,以理智、宗教和仁愛來引導學生邁向真善美;
2. 秉承校訓「博學篤志」,學生勤奮好學,謙誠有禮,積極進取;
3. 校風純樸,師生關係融洽,時常懷有「家」的感覺;
4. 紀訓工作著重培養學生的自律精神,以期建立責任感和自尊心;
5. 處理學生行為差異時,訓輔並重;
6. 學生彼此尊重、關懷、忍讓和互助;提升學生的自信心、成功感;以達致身心健康成長;
7. 訂定雙週德育主題,培育學生關心社會及正確價值觀,提升品德、學業和批判能力;
8. 經常善用社區的豐富資源,拓闊學生視野,關愛社群;
9. 除了本校老師悉心的照顧,還有鄰舍輔導會的駐校社工提供專業和適切的輔導,校園充滿關愛共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