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學概覽
香港中學
香港的中學主要分為四大種類:官立學校、資助中學、直資學校及私立學校,大部分的中學(約佔八成)屬於「資助中學」。簡單來說,官立和資助中學均提供免費中學教育,而直資和私立中學則收取學費。
香港中學課程歷時6年,分3年初中、3年高中,入讀政府主辦的官立中學,以及民間團體營的運津貼中學,可享免費教育,至於報讀直資中學、私立中學(包括國際學校及私立獨立學校),則需繳費,且各校的學費差距頗大。
官立中學
現時官立中學有30所; 由小六升讀官立中學中一年級,學生必須參加教育局安排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 。
由於官立中學的經費來自政府,教職員多是公務員,全部官中都是沒有宗教背景,而大部分學校是男女校,只有3所男校:皇仁書院、英皇書院、觀塘功樂官立中學,以及2所女校:何東中學、庇理羅士女子中學。
資助中學
資助中學由非營利的辦學團體接受政府津貼,提供免費教育,又稱為「津貼中學」。這類學校的教育經費主要來自政府,但管理則由學校的法團校董會或校董會負責。與官立中學相同,學童如欲升讀資助中學,必須參加政府安排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
資助中學
22所補助學校
資助中學類別中,有22所學校又稱為「補助學校」(Grant Schools),名稱由來源於這些學校很早以前依《補助則例》(Grant Code) 接受政府補助。此類學校皆由基督教或天主教教會創立,歷史悠久,人才輩出,且各校均有獨特的文化傳承,所以被稱為傳統名校。
隨著時代發展,其中7校已先後轉為直資學校,餘者屬於資助(津貼)學校,不過,各校依然是家長熱烈追捧的目標。
Maryknoll Convent School (Secondary Section)
Marymount Secondary School
La Salle College
Sacred Heart Canossian School
St. Joseph's College
Ying Wa Girls' School
Wah Yan College Hong Kong
Wah Yan College, Kowloon
直資中學
直資中學多自行收生
香港現有50多所直資中學,每年可以為學生提供大約9,000個中一名額,但其中超過20間本身已經設有附屬直資或私立小學,佔用相當多學額,故較知名的直資中學的學位十分「搶手」。
其實直資中學是可以參加教育局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但多數學校均不參與政府派位機制,而這些直資中學亦不會得到當局派來學生,故自行訂立收生程序,
按每個申請人所提交的小學學業成績、個人資料及面試表現等決定是否取錄。家長為子女報讀直資中學時,宜留意學校有否參與學位分配辦法。
直資課程多元化
對於家長來說,直資中學的教學語言具彈性、課程多元化,加上學校資源及設施較豐富,都是吸引的因素。部分直資學校在中五和中六級別除了開辦本地課程外,亦為小部分學生提供修讀非本地課程的選擇,拓闊升學途徑。
事實上,愈來愈多直資中學提供多元化的海外高中課程,配合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升學需要。以往最多學校採用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IBDP),現時全港有多達10間直資中學提供有關課程;此外,近年更多學校推行英國普通教育高級證書課程 (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 Level, GCE- AL),或相類的 IAL(International Advanced Level),目前最少11間有此類課程讓學生選讀,相信會成為未來雙軌課程的新方向。
私立中學
為促進優質私立學校的發展,特區政府近年推出「私立獨立學校計劃」,給予營辦此類學校的組織以象徵式地價批地,及提供一筆過工程設備津貼,但不會獲得政府提供經常資助,條件是學校最少70%的學生是香港永久居民。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 (DSE) 廣泛認可
2009年推行新高中學制,特區政府實施12年免費教育,6年小學外,接著3年初中及3年高中便完成中學課程,屆時只須進行一個考試,即「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Hong Kong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Examination),就可決定升學或就業的路向。
逾600海外大學認許DSE成績
一直為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爭取國際認可的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表示,超過600所非本地高等院校接受學生持文憑試成績申請入讀其本科課程,當中除英國、澳洲、加拿大、美國等較多學生選擇升學的英語國家/地區外,亦包括逾300所德國公立大學。
內地138高校免試招收DSE生
香港的大學學額向來僧多粥少,為滿足港生升學需求,國家教育部應特區政府要求,自2012/13學年起,推行「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計劃」,免試招DSE生,至今共有超過42,000名香港學生通過計劃報考內地高校,其中近20,000名港生獲得取錄。
想了解更多, 查看我們的香港教育全透視
此書收集了教育界各方人士對70年代香港教育的檢討和80年代教育前瞻。討論範圍包括政策、學制、社會發展與教育的關係。